七月的文學講堂講師是鍾怡雯老師

在查找相關資料的時候發現這篇文章很符合我現在的心境

因此放在我的部落格

提醒自己要堅強、要快樂

也期待與老師見面和合作:)

並請老天爺保佑我的爸爸趕快好起來。

原文出處:http://www.call.org.tw/educenter/care/care04.php

 

【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】鍾怡雯副教授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 
 

 

  97.10.31 廖昱瑄採訪&撰稿

 

任職於元智大學的鍾怡雯,是中國語文學系的副教授,由於文學的性質本身就較容易與生命經驗做聯結,因此她的生活中,對生命總是多了一份體悟與關懷,再加上相形之下,私立學校的學生多半面臨先天資源較不足的困境,造成他們生命的一些挫折,因而對人生的體會較為早熟,對自己的生命更多了一份追尋與認同的歷程,於是,在與學生接觸及分享的過程中,反而讓她進一步認清世事的無常、體會生命的重要性。

這樣的經驗,造成她對生命的豁達態度,她的人生,以安於眼前的當下為完滿,沒有多餘的慾望、也不執著於物質的追求,鍾怡雯副教授總是認為,能夠好好的、健康的活著,是人生再幸福不過的一件事,只要能夠珍惜活著的那個當下,世事又有什麼解決不了的?自身的人生體悟讓她深信再壞的處境,必定都具備了轉化成正面的力量,因為人生而為萬物之靈,必有其能耐,能夠藉由外在的環境及本身的努力,讓所有事情都能獲得解決之道;於是不管在職場上、或是在日常生活中,鍾怡雯副教授總是盡己所能去付出她的關懷,把身邊的資源提供給需要幫助的人,她常常鼓勵學生「努力追尋人生的夢想,並勇於對自己負責」,年輕人要做自己想做的事、走自己想走的路,至於路途上偶有的小石頭,只要她能力所及,就會試著協助他們去克服;那麼,會不會有克服不了的難關、解不了的結呢?她說:「既然生命最壞也只是死亡,那麼『只要活著,就有希望;只要活著,就沒有什麼做不到。』」從鍾怡雯副教授的身上,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見她正向積極的人生觀,在她秉持的理念背後,也內斂地藏著付諸實現的豐沛能量,她總是說:「有能力助人的時候,就盡量去做。」即便是透過宗教信仰、或是擁有其他的心靈依託,人終究難以做到全然的灑脫,因此怎麼能不好好善用有限的人生,把能量貢獻給需要幫助的人呢?

在筆者看來,鍾怡雯副教授的確不斷從生活中去實踐她的理念,在這般存有廣大善意的心念背後,無形中也累積了更多的善果,而這一份善的因緣,也傳遞至遠在高雄的【牧愛生命協會】,形成一個守護生命的防護網;文末,筆者謹代表【牧愛生命協會】的全體同仁,向鍾怡雯副教授致上深深的謝意,感謝鍾怡雯副教授對本會「守護生命愛心圈」的熱心響應,讓這一份溫暖能在各個角落連結,同時透過其影響力,讓本會能幫助更多適應困難及自殺意圖之社會大眾,深耕自殺防治工作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zuh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